或许没有哪个学院派能像吴碧霞那样唱歌。她是学院公认的中国首位将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集于一身的女高音歌唱家,被业界誉为“中西合璧的夜莺”,是广大网友心中的“核能花腔”。近些年,她演唱的作品频频出圈,《广寒宫》《达拉崩吧》等作品得到大批年轻人喜爱。而她已经演出上百场的“红楼梦”主题音乐会,更是征服了更广泛的观众。

曾经,无论是大众还是业内,都好奇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能否融合在一起。“我用三十多年的时间印证了中西合璧是一条可行之路。”吴碧霞始终怀揣一颗开放、包容的恒心,坚定地走在中西合璧的道路上。

百场唱“红楼”

“红楼梦韵”——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经典红楼梦专场音乐会

今年3月12日,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团长许知俊执棒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携手吴碧霞与北京音协合唱团在国家大剧院带来“红楼梦韵”——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经典红楼梦专场音乐会。这场音乐会也是中国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系列的首场演出。能为母校校庆献演,吴碧霞百感交集,思绪也回到了她在中国音乐学院读书的岁月。1997年,正在读大四的吴碧霞第一次见到了作曲家王立平。

3月12日音乐会当晚,王立平到场观演

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热播,王立平为这部电视剧所创作的《枉凝眉》《叹香菱》《分骨肉》等歌曲也备受喜爱,时至今日仍被一代又一代的“红迷”们奉为经典。少年成名的吴碧霞,在本科阶段就经常参加北京很多专业院团的演出。其中,经常合作的院团中就有中国电影乐团(中国广播艺术团民族管弦乐团前身)。“当时王立平老师是中国电影乐团的团长,乐团定期会举行《红楼梦》专场音乐会,经常找我去唱其中的一两首作品。”1997年的一天,吴碧霞在中国电影乐团的排练室和乐团一起排练。排练结束后,有人叫来团长王立平并向他引荐了吴碧霞。排练厅的角落里放着一架立式钢琴,王立平亲自弹奏,吴碧霞演唱。虽然是唱给作曲家本人听,但吴碧霞并没有很紧张,她内心更多的是激动,或许也可以称之为庄严,“我希望自己能在作曲家本人面前把作品唱好。”吴碧霞不知道王立平对当时的自己是否满意。但那之后,她从最初只在《红楼梦》专场音乐会中唱一两首歌曲,到一人唱半场,再到一人演唱整场音乐会。现在,吴碧霞已经成为演唱王立平“红楼”主题作品最多的演唱者了,演出场次超百场。王立平也多次表达了对吴碧霞的认可。

“王立平老师总是会对我讲述《红楼梦》创作背后的故事,让我对这些作品更加了解。”同时,随着吴碧霞年龄、阅历的增长,她对《红楼梦》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对于这些歌曲的演绎也与之前有所不同,“现在我更看重我的演唱中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尤其是要从歌声中表达人生的五味杂陈和喜怒哀乐。”

近些年,王立平又致力于音乐剧版《红楼梦》的创作。有时他会将自己写的一些唱段分享给吴碧霞,听听她的感受,“跟王老师相处三十多年,他的谆谆教诲让我受益匪浅,我觉得自己是一位幸运儿。”

不仅,唱“红楼”、品“红楼”,作为长江学者,吴碧霞还将《红楼梦》课题纳入到她的研究项目中,设计了一套《红楼梦》导聆音乐会,以大众熟悉的《红楼梦》歌曲为切入点,讲、唱、教、学、演相结合,让观众了解“红楼文化”,懂得如何欣赏古诗词声乐作品。“比如,按照语言规律,吟诵到某一处时可以换一口气,可是如果在演唱过程中能做到连贯不换气,往往效果就比换气更高级。”通过对这些细微之处的分析、讲解,也让观众进一步在作品中感受到中国声乐作品的声腔美、音韵美,培养观众的中国式音乐审美。

热衷跨界

除了在专业领域内打造常演不衰的红楼梦音乐会,时至今日,吴碧霞已经发行了二十多张专辑。她始终保持开放心态,尝试与其他艺术门类跨界融合。她演唱的《广寒宫》《达拉崩吧》等作品在网络上收获几十万的点击量,她还在年轻人聚集的哔哩哔哩网站开设了个人账号,分享自己的跨界作品。

《广寒宫》是吴碧霞演唱的一首游戏音乐,无论是演唱风格还是演唱状态,都俏皮可爱。她将三种演唱风格融合在一起,“前面比较亲切的部分是通俗唱法;中间部分是戏曲风格,带有戏曲韵白的感觉;最后加入了我最擅长的花腔。”今年元旦,在四川卫视的“2024花开天下·国韵新年演唱会”上,吴碧霞与裁缝铺乐队共同带来《广寒宫》的现场演绎,她还亲自披挂上阵扮演嫦娥。今年北京春晚上,吴碧霞又摇身一变,成了“孙二娘”,和说唱歌手们共同带来跨界作品《酒魂》。

这些跨界作品,看起来演绎得轻松随意,实际上并不容易。常规情况下,歌手演唱一首歌曲之前,该作品已经成型,演唱者拿到词曲后,或进入录音棚录音,或在音乐会上和乐团一起呈现。但这些极具创意的跨界作品,往往最初找到吴碧霞的时候,只有一个想法,后续需要多方一起配合,才能逐渐让想法落地,最终成为一个作品。如吴碧霞参与演唱的歌曲《达拉崩吧》,“最初只有一个大概的音乐轮廓、旋律,但是有一个非常细致的分镜头脚本。”

吴碧霞和其他表演者分别进入摄影棚,完成各自部分的拍摄,之后通过剪辑、抠像、拼贴,形成完整的视频后,再由音乐创作者根据画面进行音乐创作、录音,形成最后的作品。整个作品包含对中国传统乐理、乐器的介绍和普及,也介绍了不同唱法。“每一次新的尝试,我都会思考,我能够为这个作品带来什么。”吴碧霞会根据不同的项目,加入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也会找作曲家帮忙改编作品,让这些跨界作品不仅仅是有趣,同时也兼顾艺术性。虽然过程中充满未知,但她很享受和年轻人一起齐心协力做好一件事情的过程。

今年中央电视广播总台网络春晚上,她和央视网AI小C联袂演唱歌曲《到深空更深处去》。“录制时,导演告诉我AI小C在我旁边的什么位置、大概高度。然后我和空气对唱,拍摄后再加入AI形象。”

与AI的合作也让她开始思考声乐的未来,“现在AI很厉害,它可以音高无限高,音长无限长,音准无限准,在音高、音长、音准上做到极致化的表达,而这些对于演唱者来说,需要日积月累十年如一日的练习才能磨出这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AI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这也让她思考,作为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工作者,要怎样应对这样的变化,“现在我能想到的就是,AI还唱不出‘人味儿’。这个‘人味儿’就是动心、动情,让声音能够直达内心最深处,能够疗愈心灵。”

也许在外界看来,吴碧霞一直在不断地打破固有的思维,在塑造不同的自己。但她自己认为,从读书时期到现在,她做的一直都是同一件事——通过自己的实践,打破不同唱法之间的界限。

兼得“鱼与熊掌”

吴碧霞是中国首位将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集于一身并获得极高国际奖项的歌唱家,被誉为“中西合璧的夜莺”。而上世纪90年代,因为她的颇具融合特性的唱法,在国内声乐界引发了广泛讨论。随着她在1996年“全国声乐比赛”上获得民族唱法一等奖、第一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第八届“西班牙毕尔巴鄂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第四届“波兰玛纽什科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第十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吴碧霞用成绩证明了中西唱法之间的鸿沟是可以逾越的。她的成功,被新闻媒体和声乐界人士称之为“吴碧霞现象”,不仅为中国的声乐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也推动了中国声乐教育的发展。同时,新的演唱方式促进了声乐作品的创作,也带动了国内声乐作品的创作活力。

“当年,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试论鱼与熊掌能否兼得——论中外作品演唱的歌唱观念和思维方法》。”而现在,她的演唱观念和思维更加丰富了,不仅将东西方的演唱方法融会贯通,还能融入戏曲、通俗唱法,根据歌曲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一切演唱形式。

作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她的学生中,民族声乐唱法的学生占比更大。教学中,她也希望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没有哪种嗓子只适合某种唱法之说。”并不是嗓子不够尖就不能唱民族,身材不够魁梧就不能唱美声。“要找到自己喜欢的类型、自己能够胜任的作品,这才是最重要的。”她常常告诉学生,在学习阶段不给自己设限,走上舞台展示自己的时候要扬长避短,再通过平时的学习逐渐补上短板,尽量做到全面。

为社会“发声”

除了歌唱家和大学教授的身份外,吴碧霞还连续多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她曾连续六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提案中,建议保护地方方言。在她看来,因为方言的存在,才让一方地域有了特色的民歌和地方戏曲等文化,方言就是这些文化品种存在的依托。有方言的存在,才有百花齐放的文化,才带来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差异性。吴碧霞是湖南常德人,她认为湖南能走出那么多歌唱家,与湖湘文化的滋养密不可分。

“我们越熟悉的东西往往越不珍惜,甚至会去嫌弃它。”吴碧霞认为,这是文化上的不自信。在她的教学中,她鼓励学生去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尤其是地方戏曲、民歌、非遗项目……她的一位博士生在她的指导和建议下,深入研究家乡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坑木鱼歌”,并根据木鱼歌的元素创作了新的木鱼歌。“因为这位学生,让这个非遗项目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在她看来,中国音乐学院一直秉承学校的办学特色,强调民族性。而对于学生民族认同的教育,不能始于大学,而要从娃娃抓起。“我们要正视幼儿园、小学、中学阶段的美育。现在很多年轻的学生喜欢听英文歌,却不喜欢民歌。我想可能源于这些孩子从小学习英语,却不会说方言,自然也不会喜欢和方言息息相关的戏曲和民歌。”她也设想,未来可以在声乐的招生考试中加入说方言的环节,或者让考生唱一首家乡的民歌,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去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每一次,吴碧霞都带着使命感,认真地准备提案。她的提案都源于她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留心观察到的问题。最近两年,她格外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先后提出了《关于简化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的提案》和《关于精准帮扶地方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就业的提案》,希望通过自己的提案,让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改善。同时她也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曾提出《关于防范少儿文化产品意识形态风险的提案》和《关于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的提案》。

她的歌声纯净、明亮,演唱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爆发力,而生活中,她是安静的,喜欢宅在家里喝茶、看书、想事情。最近,她对音乐的未来又有了新的理解。在她看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音乐的需求越来越简单化,越来越通俗化,“大家的工作生活已经节奏很快了,在休息时需要的就是不用动脑子,能够快速放松心情的音乐。”因此,她认为,未来音乐会呈两极化发展,一类是短平快的快餐文化,一类是深刻、极致化的表达。她希望自己既能为快餐文化注入些许营养,也能够带来更多有深刻意义的歌唱。

排版、校对:嘉灵
 审核:嘉禾 
(文章来自音乐周报,作者纪晨,侵删)